本网讯 近日,国际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杂志(《Angew. Chem., Int. Ed.》,2016年影响因子为11.991)在线刊登了cc网投专业平台应用化学系俞杰副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龚流柱教授合作发表的题为“Switchable Stereoselectivity in Bromoaminocyclization of Olefins: Using Brønsted Acids of Anionic Chiral Cobalt(III) Complexes”的最新研究成果(Jiang, H.-J.; Liu, K.;Yu, J.*; Zhang, L. and Gong, L.-Z.*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doi:10.1002/anie.201705066)。俞杰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cc网投专业平台为第二及通讯单位。

全文链接为: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705066/abstract。
该论文从同一构型的天然氨基酸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类非对映异构关系的手性钴(III)配合物阴离子布朗斯特酸,通过γ-胺基烯烃类化合物的分子内不对称溴诱导环胺化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地同时获得了2-取代四氢吡咯的两种对映异构体。这项工作还证实了这类新颖的手性催化剂可作为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帮助反应底物穿过反应液界面,并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大力资助。
俞杰副教授曾在2015年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杂志在线刊登了题为“Sodium Salts of Anionic Chiral Cobalt(III) Complexes as Catalysts of the EnantioselectivePovarov Reaction”的研究成果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11209-11213),2015年发表时是cc网投专业平台为第一单位署名的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通讯员: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