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53名学生。3年来,这个班级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20多项;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大创1项;1名安徽省优秀大学生;2名学生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3名大学生光荣参军。时光还在继续,荣誉也在续写……
说到这个班级,我们不得不说它的辅导员,cc网投专业平台的另一位“牛”老师,物理系教师刘家菊。这位1980年出生的80后,自2004年来我校参加工作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立足本职岗位、坚持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成长的步伐,特别是2014年9月担任2014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兼职辅导员以来,她更是把这个班集体当做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倾心付出,与50多位青年学生共成长。她把她的物理专业和学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紧密结合,以创新创业为突破口,打造了这个小小班级的一个又一个高峰,让“小班级”有了“大作为”。
她用陪伴诠释着立德树人
刘家菊心中一直有个信念:辅导员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伙伴。只有给予学生必要的陪伴,才能和学生培养最醇厚的情感。立德树人不是一句口号,只有付出大量的时间才能帮助学生立好“德”。为了做好陪伴,工作必须从8小时以内拓展到8小时以外。于是,3年多来,无论是宿舍、教室、实验室、校园里还是校外实习,她总是陪伴着她的学生。她的身影总是在一群青年学生中间。
她从做辅导员的第一天起,她就要求自己做到一周内认识所有学生,一个月内掌握每个人的基本情况,一学期至少与每位学生进行一次深入谈心。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她19次走进宿舍,不断督促学生加强宿舍日常安全与卫生管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夜以继日的付出,让14信计专业的每一位同学都铭记于心。3年多来,班级学风浓、考风诚、班风正,寝室风气良好,多次成为先进班级和红旗团支部。
说起2015年的暑假,学生们仍记忆犹新。她的这个班级有一批学生组建了“三下乡”队伍。 7、8月份炎热酷暑,他们去的农村,没有自来水,没有空调,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她担心学生吃不好睡不好,就带着孩子和同学们一起“三下乡”。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她陪伴着她的学生,为他们买菜做饭,坚持每天三顿,变着花样做美味可口的饭菜,让学生体验到“家”的温暖,顺利完成实践活动。
她十分注重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无论辅导员的工作有多杂乱繁忙,她仍然每周都坚持去课堂听课,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方法与心得,并把同学们对于课程的意见建议等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成为师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她对同学们的学习抓的非常紧,重要的课程,她都求着任课教师给学生们加一个期中考试。
清晨,她早早地来到学校,与学生一起早操、晨读;上午,去学生宿舍查看卫生状况;中午,找学生的空闲时间谈心谈话;下午放学,或指导学生开主题班会,或培训学生干部,或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晚上,她还要和学生一起看书学习;深夜,还经常到校园周边的网吧看看有没有上网未归的学生。这就是刘家菊老师的辅导员时光,满满的都是陪伴。
她用创新诠释着教书育人
谈起自己的学生,她是如数家珍。正是因为这种对学生的熟悉和了解,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使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工作。她在班级、宿舍中引入激励机制,每次期末考试后通过成绩分析和总结,评选出优秀个人和宿舍,并在班会上进行表彰颁奖,在学生当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她所带的班级和学生一直是cc网投专业平台的标杆,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其中何佳同学绩点高达4.28,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大学生。还有2名学生被保研到北京师范大学,3名同学光荣参军。
除了学习,她还将育人目标指向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她积极指导本班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学,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年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2015年安徽省“炜煌杯”大学生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获全省第一名;2016年,她指导钟长兵等同学的公益创业赛作品《安农绿色学堂》获得“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创业项目已成功注册为公司并入驻校创客空间;其它诸如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大学物理实验竞赛等多有斩获,在2014级信计专业,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成长的道路。
为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她自主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拓展性学习研究。为了实现将“互联网+”引入物理实验教学,2015年1月,她利用小学期节假日和课余休息期间,从cc网投专业平台“基石”创新班中遴选了3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工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们在自主编写的实验报告册里的很多页面上加进了“二维码”,手机轻轻一扫,课件内容、讲义、视频材料一一惊喜呈现,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也实现了把教与学装进“口袋课堂”,用手机玩转“智慧校园”。《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30日以《“飞”进课堂里的二维码》为题,报道了该项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她作为核心成员正在推行“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无纸化考试”等工作。她主持建设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习网站”全校评比第一名;参编的《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获2014年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优秀教材;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建设的“农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2454’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15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工作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并自主申请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
创新是她的育人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她也积极指导其他专业的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赛事,同样是成果丰硕。她指导学生参加各项赛事共获3项国家级奖项、30多项省级奖项;指导学生国家级大创项目3项、省级大创项目3项。
她,cc网投专业平台一位普通的教师,用简单而朴素的理念,细致而周到的关爱,默默无闻地做着一线辅导员的工作。(cc网投专业平台 通讯员: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