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10月27-28日cc网投专业平台化学学科发展高峰论坛(二)

发布时间:2021-10-16阅读数:


报告题目1: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生物传感与成像分析

报告人: 高峰 教授

报告题目2:调控离子传输的脑化学分析

报告人: 于萍 研究员

报告题目3 Metal-Carbene Chemistry

报告人: 韩英锋 教授

报告题目4Pushing the Limits of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Construction of Giant 2D and 3D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s

报告人: 李霄鹏 教授

报告时间:1027-28

报告地点:中西部大楼639会议室

主办单位:cc网投专业平台、科技处

报告人简介:

高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人才项目。

长期从事生物传感与成像分析领域的研究工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Func. Mater., Anal. Chem.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10余项,曾获安徽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第十二届安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现应邀担任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分析试验室》、《Nano Research》、《Polymer》、《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编委。

于萍研究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期间于20129月至20133月赴美国犹他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尤其注重离子传输和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以发展高时空分辨神经化学分析原理和方法为研究目标,以调控离子传输为研究手段,系统开展了调控离子传输的神经化学分析方法学研究。迄今,已在本专业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论文他引6000余次,H-index 46。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3)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19)资助。2011年作为首批会员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2获得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优秀女科学家”专项奖,2012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7) 2014年获得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和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称号,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5),2020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等奖(1/5)。

韩英锋教授,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秦岭学者特聘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2009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2011年晋升副教授,2015年破格获得博导资格。2016年以人才引进调入西北大学,任秦岭学者特聘教授、博导。负责筹建了西北大学首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功能分子与能源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入选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获批省学科引智基地);主持国家教科文卫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及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战略科技发展类)多项。应邀担任Chin. J. Chem.Chin. Chem. Lett.J. Saudi Chem. Soc.Chin. J. Struct. Chem.AggregateSmartMat等杂志编委/青年编委、光化学与光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功能导向的有机金属化学,超分子化学研究。可应用于小分子(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烯等)活化与转化的金属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利用金属—碳键的形成和断裂制备功能目标分子;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制备可应用于主客体化学、小分子选择性吸附与分离的功能材料;在包括J. Am. Chem. Soc.Angew. Chem.CCS Chem.Sci. China Chem. Chin. J.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应邀为Chem. Rev.Chem. Soc. Rev.等期刊撰写相关研究进展。

霄鹏教授,深圳大学“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教授。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于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在阿克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起,在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2016年转入南佛罗里达大学, 2019年晋升终身副教授。2020年全职加入深圳大学任特聘教授,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质谱表征, 配位键自组装超分子化学和超分子材料。近年来, 研究内容包括 (1) 发展了独特的多维度质谱技术,突破了超分子结构的表征瓶颈;(2) 发展了基于配位点密度的多重配位键自组装策略,实现了复杂超分子的精准构筑;(3) 基于独特的表征方法和多重配位键自组装策略,构筑功能超分子,实现有效的功能调控。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ScienceNatureNature Chem. 等学术期刊。2019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设立的以1987年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命名的Cram Lehn Pedersen超分子化学奖 (1/每届);同时依靠独特的质谱技术与世界范围内70余个课题组建立富有成效的合作,获得广泛认可。此外,还获得美国Cottrell学者奖 (2015) 、中美华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青年教授奖 (2017) 2017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


上一条:关于举办cc网投专业平台个人简历设计大赛的通知 下一条:10月14cc网投专业平台化学学科发展研讨会

Baidu
sogou